与“死神”竞速,多学科联手打赢急性肺栓塞生命保卫战
2025-09-03 10:57:33
“患者突发胸闷气急、面唇青紫,血压仅65/42mmHg,血氧饱和度低至84%……”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急诊抢救室骤然展开。
73岁的王奶奶摔伤静养期间,突发胸闷、大汗、气喘,家人迅速拨打120,紧急送至我院。入院时,她浑身都湿透了,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口唇也发紫,无法平卧,测量血压仅65/42mmHg,血氧饱和度低至84%,已处于休克状态,生命体征极不平稳。急诊团队第一时间予以呼吸与循环支持,结合血气分析及肺部CTA检查,迅速锁定“元凶”——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王奶奶还合并肋骨骨折、高血压等基础病,病情危急。
王奶奶随即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影像学检查揭示了她肺动脉主干及其多级分支的广泛栓塞,这导致了严重的呼吸衰竭、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肾功能不全,其生命状况岌岌可危。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MDT),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影像科专家紧急会诊,在与家属深入交流并取得理解后,医疗团队迅速而坚定地制定了急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溶栓治疗”的方案,旨在预防血栓的再次脱落,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无阻。手术于当晚紧急开展。在医疗团队精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王奶奶即被送入ICU加强监护与支持治疗。医疗团队不分昼夜地坚守岗位,依据凝血指标的实时变化灵活调整抗凝策略,同时实施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在尿激酶溶栓后顺利桥接利伐沙班抗凝,王奶奶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5天后,王奶奶成功克服了休克、呼吸衰竭和出血等重重难关,随后被安全转移至血管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复查CT显示肺动脉血流明显改善,最终成功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标志着这场历时十余天的生命保卫战取得全面胜利。
每一次这样的“生死逆转”,不仅体现了我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早期识别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更凸显多学科协作在应对复杂病例中的关键作用。姜堰中医院的医疗团队,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精准的判断、迅捷的行动与团队的协作,守护生命,点亮希望。
姚晨,主任中医师,脑外科、血管外科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内脏血管外科学组成员,泰州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州市姜堰区“名医”。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擅长颅脑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介入治疗等,尤其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多脏器复合伤的中西医救治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
席峰,副主任中医师,急诊科主任,2008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后至姜堰中医院工作,从事急危重症救治工作十余年。先后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镇江市急救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培训学习。近三年来先后参加国际创伤救援培训班、美国AHA认证培训班、国家级高级创伤培训班,获得了ITLS证书及BLS/ACLS证书。在急性卒中、胸痛、创伤等危重王奶奶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抢救经验和专业知识,先后发表相关文章数篇。目前是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得各级奖励,2023年获得姜堰区最美劳动者称号,急诊医学科班组获得2023年工人先锋号称号。
发布:l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