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快速致命杀手",早诊早治是关键
病例回顾:从肛周肿胀到多脏器衰竭的惊险历程
第一阶段
隐匿的危机患者朱先生(化名)1周前出现肛周红肿、疼痛,误以为普通感染,于外院接受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持续加重。
第二阶段
病情急剧恶化——
至我院就诊时,患者已出现呼吸困难,气急气促、血压骤降(休克早期),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指标爆表(WBC:39.36*10^9/L,PCT>100ng/mL,CRP>180mg/L)Lac:8.9mmol/L,凝血功能紊乱(D-二聚体>20μg/mL)、肝肾衰竭(肌酐、转氨酶显著升高)。
诊断突破:肛肠科团队结合实验室检查,迅速确诊为肛周脓肿进展为坏死性筋膜炎,并引发脓毒血症、菌血症、感染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检查的异常结果,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三阶段
与死神赛跑——
急诊手术:30分钟内完成术前准备,行肛周坏死组织广泛彻底清创+肛周脓肿挂线引流术,术中患者血压仅靠大剂量升压药维持。
术后险情:转入ICU后次日,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心、肺、肝、肾、凝血),紧急转至上级医院联合救治。
转机出现:通过持续床边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广谱抗生素+抗真菌药物阶梯治疗、器官功能支持,1周后患者生命体征趋稳,转回我院肛肠科继续康复治疗,目前已恢复良好出院。
深度解析:坏死性筋膜炎为何被称肛肠科最凶险的“杀手”?
疾病特点与危害性
1. 致死率高:未经治疗者死亡率超70%,即使积极救治,死亡率仍达20%-30%。
2. 快速进展:感染沿筋膜层扩散,每小时可蔓延2.5cm。
3. 全身失控:
- 脓毒血症、菌血症:细菌毒素引发"炎症风暴",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 多器官衰竭(MODS):如本例中的凝血-肝-肾-呼吸链式衰竭。
⚠️ 早期识别难点
初期症状隐匿:常表现为肛周局部红肿热痛,易误诊为普通感染。
高危信号:肛周皮肤出现大理石样瘀斑、血疱、捻发音(皮下气肿):提示病情恶化。
救治关键:多学科协作与"黄金时间窗"
1. 清创手术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9%:本例在确诊后2小时内完成手术清创。
2. ICU精准支持:升压药+液体复苏维持循环,CRRT清除炎症介质
3. 感染控制"三重防线":
- 广谱抗生素覆盖(如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 术后创面管理(床边换药、高压氧治疗)
- 动态调整抗感染方案(根据细菌培养结果)
专家警示: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务必警惕坏死性筋膜炎:
✅ 局部红肿疼痛**快速扩散**(24小时内扩大>5cm)
✅ 伴高热(体温>39℃)、心率>100次/分
✅ 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水疱或溃疡
结语:从濒临绝境到重获新生,朱先生儿子赠予我院肛肠科团队锦旗,表示由衷的感谢。
此案例警示:坏死性筋膜炎的救治是技术战(快速清创)、团队战(多学科协作)与信息战(早期识别)的结合。